上星
穴位图
穴名
上星
别名
鬼堂,明堂,神堂。
归经
督脉经穴
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解剖
在左右额肌交界处;有额动、静脉分支,颞浅动、静脉分支;有额神经分支。
主治
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迎风流泪,面赤肿,鼻渊,鼻衄,鼻痔,鼻痈,癫狂,痫证,小儿惊风,疟疾,热玻
穴义
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缓慢蒸升。
针刺
平刺0.5~0.8寸;可灸。
名词解释
1、上星。上,上行也。星,指穴内的上行气血如星点般细小也。上星名意指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缓慢上蒸升。本穴物质为神庭穴传来的温热水气,在本穴为缓慢蒸升之状,上行气血如星点般细小,故名上星。2、鬼堂。鬼,与天相对,此指穴内气血为阴性水湿。堂,聚散之所也。鬼堂名意指穴内气血为天部的阴湿水气。本穴物质为神庭穴传来的温热水气,至本穴后,因散热冷缩而化为阴性水湿,故名鬼堂。明堂、神堂名意与鬼堂近同,明指穴内气血为天部的明处,神指穴内气血为天部之气。
配伍
配合谷、太冲治头目痛;配丘墟、陷谷治疟疾;配大椎治鼻中息肉、面赤肿、口鼻出血不止;配水沟治癫狂;配印堂、素髎、百会、迎香、合谷、曲池、列缺、支沟治酒渣鼻。
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阴湿水气。
规律
大部分由本穴外散头之各部,小部分吸热后循督脉上行。
倪师注解
倪海厦老师:注:治鼻窦炎、鼻子发炎,灸上星,麦粒灸
治法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注: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数据来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