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阳关
穴位图
穴名
膝阳关
别名
寒府,关阳,关陵,阳陵。
归经
足少阳胆经
定位
在膝外侧,当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处。
解剖
在髂胫束后方,股二头肌腱前方;有膝上外侧动、静脉;布有股外侧皮神经末支。
主治
膝膑肿痛,腘筋挛急,小腿麻木。
穴义
胆经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飞落。
针刺
直刺0.8-1寸。
名词解释
1)膝阳关。膝,指本穴所在为膝部。阳,阳气也。关,关卡也。膝阳关名意指胆经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飞落。本穴物质为中渎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向膝之下部飞落而下,飞落而下的经水飞溅出大量的水湿之气并充盛于穴周内外,致使膝以下胆经各穴生发的阳气上行至此时受到格阻,胆经下部经脉的阳气至此后不得上行,故名膝阳关。关阳名意与膝阳关同。2)寒府。寒,寒冷也。府,府宅也。寒府名意指胆经营下行经水在此生发出大量冷湿水气。理同膝阳关名解。3)关陵。关,关卡也。陵,土堆也,此指脾土物质。关陵名意指随胆经风气上扬的脾土尘埃在此被关卡于膝关节下部。本穴物质为下行的经水及经水散发的大量寒湿水气,而随胆经下部经脉上扬的脾土尘埃至此后则因与此寒湿水气相遇而不能上行,故名关陵。4)阳陵。阳,阳气也。陵,陵墓也。阳陵名意指胆经吸热上行的阳热之气在此如同进入陵墓被埋藏一般,故名阳陵。理同寒府名解。
配伍
配环跳、承筋治胫痹不仁;配血海、膝关、犊鼻、丰垄曲池、合谷治膝关节炎。
特征
气血物质为飞落的经水及天部的寒湿水气。
规律
循胆经下走阳陵泉穴。
倪师注解
倪海厦老师:注:阳关穴很浅,因为下面是骨头,用一寸针扎下去就酸了。是近取穴,对风湿关节炎效果都很好。近取穴包括痛风、红肿都可以治。
治法
寒则泻之或点刺出血或灸,热则补之或水针。
注: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数据来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