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牖
穴位图
穴名
天牖
别名
天听。
归经
手少阳三焦经
定位
在颈侧部,当乳突的后下方,平下颌角,胸锁乳突肌的后缘。
解剖
在胸锁乳突肌后缘;有枕动脉的肌支,耳后动、静脉及颈后浅静脉;布有枕小神经本干,深层为副神经,颈神经。
主治
头晕,头痛,面肿,目昏,暴聋,项强。
穴义
三焦经气血在此吸热后上行天部。
针刺
直刺0.8-1寸;可灸。
名词解释
1)天牖。天,天部也,阳气也。牖,窗户也。天牖名意指三焦经气血在此吸热后上行天部。本穴物质一为肩髎穴吸热上行的少许水气,二为穴外天部汇入的少许水气,水湿之气吸热后循三焦经直上天部,本穴如同三焦经气血上行天部的窗户,故名天牖。2)天听。天,天部也,阳气也。听,闻声也。天听名意指穴内上行天部的阳气为强劲的风气。如天牖名解,本穴上行天部的阳气势强速快,如风之声响,故名天听。
配伍
配外关、率谷、治偏头痛、耳鸣、耳聋、腮腺炎。
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气。
规律
循三焦经快速上传。
倪师注解
再来天牖穴,在颈后中间两个大筋,这两个大筋外侧是天柱。这边还有一条大筋。大筋和骨头交接的地方是天牖,三焦经的地方,我们很少下针,也不能让人家灸,头后面的地方都不灸的。然后从天牖穴到耳朵后方,由侧面看,在耳朵下方,这个骨头后面差不多一寸的地方,这是翳风穴。一般西医来说,眼科麻醉时是在翳风穴下针。所以白内障他们都在这治疗。你下针的时候,可以看到骨头,我们的下颚骨,顺着中间扎,扎这些后脑的针时,我们下得很浅,直针进去。这个穴道大部分是用在治耳鸣耳聋,还有下巴脱臼,还有牙关很痛。有的人牙关这里痛,不能咬合食物。你下针的时候下下关、颊车。先下对侧的合谷,再下下关、颊车、翳风,下完针起来就好。有的病人痛了四五年,很痛苦埃还有牙医自己也跑来找我,牙医也是人啊,他们只知道痛啊!
治法
寒则补之,热则泻之。
注: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数据来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