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髎
穴位图
穴名
肩髎
归经
手少阳三焦经
定位
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解剖
在三角肌中;有旋肱后动脉;布有腋神经的肌支。
主治
臂痛,肩重不能举。
穴义
三焦经经气在此化雨冷降归于地部。
针刺
直刺0.5-1寸;可灸。
名词解释
肩,指穴在肩部也。髎,孔隙也。肩髎名意指三焦经经气在此化雨冷降归于地部。本穴物质为臑会穴传来的天部阳气,至本穴后因散热吸湿而化为寒湿的水湿云气,水湿云气冷降后归于地部,冷降的雨滴如从孔隙中漏落一般,故名肩髎。
配伍
配天宗、曲垣治疗肩背疼痛;配肩井、天池、养老治上肢不遂、肩周炎。
特征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和天部稀少的水湿之气。
规律
经水循三焦经下行,水湿之气吸热后循三焦经上行。
倪师注解
肩髎在手臂上方,手背一弯起来有一个凹洞,这是肩俞穴。肩俞是在手阳明大肠经。从肩俞穴跨一个大筋到后面的凹洞,这就是三焦经的肩髎。如果你从肩髎往下走三寸,这就是臑会。所以怎么找都碰得到臑会。那一般来说,我们有非常多的穴道可以治疗这个淋巴结、甲状腺的肿,一般来说是找天应。
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注: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数据来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