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结
穴位图
穴名
腹结
别名
腹屈,肠结,肠窟,临窟。
归经
足太阴脾经
定位
在下腹部,大横下l.3寸,距前正中线4寸。
解剖
在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肌部;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
主治
腹痛,泄泻,疝气。
穴义
脾经气血在此集结。
名词解释
1)腹结。腹,腹部也,脾也。结,集结也。腹结名意指脾经的气血在此集结。本穴物质为府舍穴传来的地部泥水混合物,因本穴位处肉之陷,泥水混合物流至本穴为聚集之状,故名腹结。2)腹屈。腹,腹部也,脾也。屈,亏也。腹屈名意指脾经气血在此亏缺。本穴为脾经的地部泥水混合物集结沉降之处,脾之气不足,如亏缺之状,故名腹屈。肠结、肠窟名意与腹屈同,肠指大肠金性之气,窟,空窍也,皆指本穴的气亏之意。3)临窟。临,至也、到也。窟,空窍也。临窟名意指本穴所处为气血物质空虚之处。理同腹结名解。
配伍
配气海、天枢治腹痛。刺灸法:直刺l一2寸。
特征
气血物质为地部的脾土和经水混合物以及气化的天部之气,气化之气量少。
规律
脾土沉降于穴周,经水溢流穴外,气化之气则循脾地上行大横穴。
倪师注解
倪海厦老师:注:石门外开四寸。腹部、肠胃的问题、大便不顺、胃不消化,都可以用这个穴道。
治法
寒则补之或灸之,热则泻之或水针。
注: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数据来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