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汤
知母 六两 石膏 (碎) 一斤 甘草 (炙) 二两 粳米 六合
【拆算现代剂量】 知母 21 石膏 (碎) 60g 甘草 (炙) 7g 粳米 27g
调理作用:胃热口渴,身重利尿,发热心烦
【用法】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相关条文】
伤寒:
【176】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宋本注:“臣亿等谨按:前篇云,热结在里,表里俱热者,白虎汤主之。又云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此云脉浮滑,表有热,里有寒者,必表里字差矣。又阳明一证云,脉浮迟,表热里寒,四逆汤主之。又少阴一证云,里寒外热,通脉四逆汤主之,以此表里自差明矣。《千金翼》云白通汤,非也。”;康平本为:“伤寒脉浮滑,白虎汤主之。”;桂林古本为:“此以里有热,表无寒”)
【219】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于转侧,口不仁,面垢(又作枯,一云向经),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350】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