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俞
穴位图
穴名
肝俞
归经
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
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在背阔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九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九或第十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九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
黄疸,胁痛,吐血,目赤,目眩,雀目,癫狂痫,脊背痛。
穴义
肝脏的水湿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针刺
斜刺0.5~0.8寸。
备注
肝的背俞穴。
名词解释
肝,肝脏也。俞,输也。肝俞名意指肝脏的水湿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配伍
配支沟、阳陵泉治胁痛;配太冲治目眩。
特征
气血物质为阳热的水湿风气。
规律
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倪师注解
倪海厦老师:注:第九椎下旁开一寸半,有肝病压痛。阴部有玻痨瘵:肺结核,脸色黄黄的。下针的时候或灸的时候,都是两边一起灸,一起下,不管是肺、心、肝,都是两边一起做,不是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在四肢上取穴的时候,才有左病右治,右病左治。治疗中风,下针的时候,一定是先扎好的地方,再扎患侧。治结核的大穴,常用四花灸,就是两个胆俞,还有第七椎外开一寸半的膈俞,这四个穴道同时在灸。
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泻之。
注: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数据来源说明